香港土地可谓寸土寸金,很多地方都是填海造房,而如今已经是很难看到有土地可以耕种了,他们大部分物资都是从深圳这边运输过去的。
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很多深圳本地人在香港还拥有祖传田地,这些生活在深圳的村民,拿着特殊证件通过“耕作口”到香港去每天种地,这曾经是深圳边民的致富之路。
深圳边民为什么会有香港的菜地呢?其实,深圳边民到香港种田已有百年历史,这些在香港的菜地就是祖上一直传下来的。
100年前,当清政府将香港租借给英国时,居住在深圳的很多边民的家园被硬生生分隔,家在故土,赖以生存的土地却被划在了境外。但村民们依然可以到过境到香港新界的农田进行耕作,这种习惯延续到现在。据悉,这些深圳边民很多都是很早以前从香港那边迁过来的,至今祖坟仍在香港那边,每年少不了要过去拜山祭祖。 解放前,一河之隔的深圳和香港的村民们可自由往来于深、港两地,在一起耕种、养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50到70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境耕作曾被限制。1976年后过境耕作恢复,边境边民又开始了从事过境耕作、蔬菜种植等。如今这些深圳边民约有4000多亩耕地,位于香港新界以北。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好奇,这些深圳边民是如何从深圳出入香港的?用的也是旅行证件吗?实际上,在往来深圳香港的口岸通道中,有一些特殊通道叫做“过境耕作口”,生活在深圳边境的村民有着特殊的证件——过境耕作证,他们凭此通过“耕作口”就可到香港去耕作。这样的一纸耕作证,也不是每个村民都有。深圳河周边的30多个村,只有约2000名村民持证。但男人超过60岁,女人超过55岁,就不可以过境。证件的数目不会增多,只靠继承。往往新一代人,要年满22周岁才能继承下珍贵的证件。证件稀有,使用起来也有一定限制。边民凭耕作证到了香港,不能超出南坑、水湖、上水、元朗和粉岭等限定范围,并要求于当天下午6时关闸前回来,不能过夜。现在的香港深圳同为国际大都市,经济增速齐头并进,可在以前,两地的物价有着天壤之别。40年前,在深圳一斤的蔬菜只能卖几毛钱,而在香港能够卖20多港币一斤。曾有边民表示,早些年在深圳境内种地,收回来的蔬菜一天只能卖一两块钱;而过境去香港种地,直接把蔬菜拿去香港上水卖,一天能卖100块钱,相当于深圳的100倍。当时港币比人民币值钱,所以当时很多边民更愿意去香港种地,或是过去养猪、养鸡、养鱼虾蟹……产出都供应香港。从某种意义来说,到香港去耕作,成了深圳边民的致富之路。 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展腾飞,边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边民的赚钱方式和携带行李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扛着镰刀、锄头过境的场面已不复存在。如今边民靠出租物业、做生意赚钱,生活好多了,过境耕作口种菜只是为了活动活动筋骨,出出汗而已,有的是走亲戚,或陪同那边的亲人喝喝早茶什么的。边民种田的变少了,香港的耕地也逐渐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