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球房价最高,本地人都是如何买得起房子的?
如果一个内地人第一次来到香港,一定会被经常看见街道上的卖房海报惊到,动辄几千万上亿港币,简直惊呆!尽管内地的房价已经让人目瞪口呆了,不过香港的房价更是让人不忍直视。
既然香港房价如此恐怖,那为什么还有很多内地人不停地奔赴香港,而香港人也都安居住在本地,为什么不选择来内地买个大点的房子呢?
2020年香港人的工资中位数是15,500港币就算每个月存10,000港币也要将近40至50年才能存够买房子的钱,但香港新楼盘层出不穷,房价只涨不跌,香港人到底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其实我们经常会把香港房价“极端化”,注意力不是在100万/㎡的维港景观大平层,就是在不足10平/㎡的临时劏房、“棺材房”当中,很少去反映真实香港老百姓的住房情况,
真实的情况是在香港,有两类人买房没有太大的负担,一类自然是有钱的富豪,而另一类却是中低收入阶层。
原因在于跟内地有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区别一样,香港的房屋也有不同的类型,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一 公营房屋
公营房屋相当于内地的廉租房。是政府以便宜的价格租给低收入人群的。到2020年,香港大概有75万套公营房屋,为205万人提供住房(约占全港人口三成)。
公营房屋的平均面积约40平方米,月租金2,000港币以下,但申请条件也很严格,从申请登记到配屋一般要等上5—3年。
香港公共房屋主要分为两种,租地和买的:租赁型公屋的租金很低,可以一直住到你收入超过标准为止;可售型居屋则以市价5-7折销售,入住10年后可向政府补差价卖到市场。
不过这种公屋和居屋的制度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因为申请公共住房有收入水平限制,很多家庭为了获得公屋的申请资格,故意去找轻松闲适的工作,甚至其中一方不工作来压低家庭收入,在有些公共住房的配套可能好于商品房的背景下,这样并不利于社会公平。
二、资助房屋
香港的资助房屋相当于内地的经济适用房,以低于市场30%-40%的价格出售给中低收入人群。房子大约40-80平方米,售价2、300万港币左右。我们常听说的“居屋”和“夹屋”都是资助房屋的一种。
居屋不同于公屋,购买者拥有房屋产权,但是有转让限制。据统计香港有约15%的人居住在居屋。居屋作为一个社会福利、公民权利,只有香港永久居民才可以申请,而且收入和资产不能超过一定限额。
而居屋又分为绿表和白表两个组别,两个组别的要求也不甚相同,绿表相较于白表的条件要更苛刻一点。
相比公屋,居屋的轮候时间要更长,平均达5.1年,而且居屋有转让限制,业主如果想转让的话,需要等待转让期限过去、缴付补价(补地价)给房委会、或者满足特殊情况(破产、离婚、财产继承等),这也使得居屋的二手市场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私人房屋
私人房屋就是商业地产建的房屋了。也是我们常常在新闻种中看到的“高价房子”潜意识里很多人觉得香港遍地都是这种房子,其实是错误的。但香港的实际居住情况却是:并不是人人都要住私人房屋。
而且很多私人房屋是用来投资并不是用来居住的,香港本来就人多地少,加上近年来不少人来港买房投资,把香港楼价节节拔高。
政府还是本着「港人优先」的原则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例如断绝通过买房途径投资移居的富人;2012年开始对非香港永久居民买房,加收15%的印花税(一套400万港币的房子莫名多出60万港币),所以想要赴港投资有一个香港永居身份至关重要,可以节省很多钱.
这三种房屋中,前两种都是政府提供,统称公共房屋,价格要便宜很多。例如新界的公营房屋租金均价是49港币/平方米,而同区域哪怕是村屋租金也要140港币/平方米,租金相差近3倍,而第三种则是富豪的专属!
香港是全球公共房屋住房比例最高的地区,所以在买房这个问题上,香港的中低收入阶层并没有那么痛苦(有46%的政府自住房屋,有最低工资保障),将近一半香港人不用买房(租公营房屋),或者买了很便宜的房(资助房屋)!
所以许多人印象中逼仄无光、寸步难行的香港居住环境并不可观,实际上,劏房、笼屋只是低收入香港居民排公屋过渡时期的临时居所,而且随着公共房屋的不断增加和非法劏房的整治,劏房之类的房屋数量仍在减少。
还在劏房中挣扎的人们,坚持几年便可住上公共房屋。据香港房屋委员会统计,公屋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5年,有超过58岁长者的家庭则为3年。并且,政府会为与家人同住的长者提供院舍式住屋,很人性化。
林郑月娥也在《行政长官2020年施政报告》中作出承诺:目前香港公屋的轮候时间较长,未来十年我们会把公私营房屋新供应比例由6:4调整至7:3,表示已全数觅得兴建316,000个公营房屋单位的330公顷土地,可以满足未来十年约301,000个公营房屋单位的需求;
同时亦宣布资助非政府组织租用合适和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和宾馆单位作过渡性房屋用途。全香港已经有330万(45%)的人住公共房屋了,其保障房覆盖面之广,堪称两岸三地之最,可以说香港的住房生活尤其是保障房方面并不差。
尽管也有香港人也会时常感慨,为了供房几乎一生的积蓄都用在这个上面了,但完善的保障政策、超高的工资收入,发达的医疗教育水平,还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并不愿意离开香港。
文章来源:http://www.hkdiy.cn/article/details/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