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读国际学校,大学念英国名校,我这一路开挂的背后……
银河新栏目 | 对话
《对话》,银河与各界精英的对话,倾听他们的故事,领略他们的世界观,探索他们的人生解法。
小时候,我们会羡慕同学家庭条件优渥,可以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但对于中产家庭而言,物质却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教育才是。
今天们对话了来自北京的Y先生,来谈谈他的家庭、他的成长阅历,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培养规划。
揭秘中产家庭是怎么一代代培养出“高材生”的。
大家好,我是Y先生,90后,自幼在北京读书,大学之后在英国名校留学本硕,目前已回国,研究海域机器人,同时在做水上推机器的商业化。
有人问过我:
去英国读完书又回到中国,图的是什么?
怎么样才能用好北京的人脉和资源? 为什么我会更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上清华北大,而不是去外国留学?
我想这些问题可以用三个词来回答:家庭、圈子和规划。
这三个词贯穿着我的人生,也会直接影响到我的下一代。
01 中学与家庭
我有幸生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优渥的家庭,父母经商。从小接触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的我,深知受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在北京读书期间,感受最深刻的不是同学们的成绩有多好,而是大家的未来都十分清晰明朗。
初中我读的是清华附中,当时我还没有北京户口,需要在1000多名小升初的非京户孩子中拿到其中的50个借读学位,由于我学习成绩一直还不错,就考上了。
进去之后才发现,我同班同学的父母们基本都是体制内的重要职位人员。
大家的家庭条件都很好,还有不少人的父母是教授、医生或某个领域的世家,家庭氛围也非常好,所以我的同学无论是从品行,还是从见识来讲平均分都比较高。直到现在,我和初中阶段的朋友还保持着密切的往来。
高中我没有继续在公立学校读书,而是按照父母的规划入读了北京的一所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的同学圈子和清华附中不同,初中多是体制内的孩子,高中更多经商家庭的孩子。但两个圈子也有共同点,就是孩子的未来都被父母规划好了,有了高分的“保底”选项。
有的人未来会入职大企业,有的会出国留学进修,有的人会回家继承家业。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出来大概就是什么样子。
虽然小孩也不一定按照家里规划的走,但实际上很多孩子都是家里面给他铺好了路,只要按部就班地走就好了。
整体来看,我们对于人生的可选择度都很高,或者说学习成绩和最后的工作生活环境,并没有太大直接的关系。
在北京读书,父母们最大的考虑无非是让孩子接触到优质的圈子,和同样背景的孩子结伴成长。当然也会有教育上的考量,例如说:
可以在校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像上历史课我们可以去到颐和园、去到故宫去讲课,这种学习的氛围和体验是很好的。又例如我们可以去德英等国家去做交流,开拓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和世界产生更多的接触和联系。
北京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也比较好,但不是说分数特别高的那种。如果单从成绩一个维度去看的话,黄冈衡水这些学校可能在学习层面更有方法,但北京不需要学生们苦成那个样子,反而在业余生活和上学的质量方面会更高。
很多人说北京的教育好,其实无非是资源和圈子好,而这些资源和圈子的背后,主要还是家庭在发挥作用。
我的大学没有上985、211,而是去到英国顶尖学府南安普顿大学就读电子相关专业,在这个世界百强名校,我见识到了国外学生和国内学生的差异,也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的课程考核分为两种:理论和实验。
本科阶段,我发现中国学生真的很会考试,像数学、物理、微积分这些理论科目的分数都能拿高分,但是实验课程就比不过外国学生。
比如说编程课,老师会要求我们用现在的算法和技术去实现一个适用于80年代的游戏机,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现象。
中国的学生通常都是按标准做出来了一个“达标”的作品,但外国学生可能会天马行空,做出很多好玩的东西出来。老师要求做1款游戏,他会做3款,并且说明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而且他们的作品往往会很出彩,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哇,他好聪明”。
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真的热爱这个专业,然后愿意花很多的精力时间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
反观国内学生,其实很多学生选择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意愿的专业,说白了就是没有对自己负责,更多的是考虑到父母的想法、父母的期望,毕竟上学的钱都是父母出的。
而外国学生成年即独立,他们要自己支付学贷,要更早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明确的规划,为自己负责。
英国还有一个国情和中国不同,学历并不是他们求职的必须品,反而中国学生更热衷于考研,工作单位也很看重学历。
大部分人英国读完本科就去工作了,只有一些想往科研方向或者工作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的技能需要提升才会重返校园去读研,他们读研更加谨慎,能力也很强。英国人读研,有时候还能见到40多岁的大叔来上课,他们绝不是来混日子的。
我硕士是在伦敦大学读的,其实论专业水平不如我的本科大学,但是伦敦大学名气更大,碍于中国国情需要,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伦敦大学。
在伦敦大学读书期间,我的同学圈子也比较失衡,不像本科身边多数是欧洲同学,硕士期间我的同班同学中有80%都是中国人,其中多数是2+2来英留学的,剩下20%才是其他地区的国际生。
理工科学生在英国还是比较稀缺的,所以我的同学们多选择留在了当地,一般是“学习+工作”满7年就可以申请国籍。但是家里做生意的通常都选择回国,比如说我和大部分高中同学。
因为做生意人脉很重要,在英国你没有一些熟悉的朋友,建立信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比如我在国内,有很多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只要我说我要做这个生意,大家对我很熟悉,知道我是靠谱的人,就愿意帮我。而在国外需要结交一些新的人脉,不是说不能发展,而是成本会更高,最终也不一定能走下去。
在国外从0开始,相当于自找难度,其实没什么必要。我始终觉得,人是群体性的,整合资源才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经历了国内外的学习体验,我认识到学校的专业程度,去哪都差不多,但结识到的人脉却完全不同。
留在国内和去国外读书,本质上没有“见识”的区别。我认为更多的是看家庭给的环境,只要家庭的能力和意识到位,带着孩子多见世面,即便不留学也不会缺乏国际视野。
就像英国,城市无非也是分为两种,一种是伦敦,和北上广深一样的大城市;另一种是南安普敦,像西双版纳那样清净而安逸。世界各大国城市分类都大同小异。
鉴于人脉和见识两点,我更希望我的孩子未来能上清华北大,在国内累积人脉资源。我自己办理了香港身份,也是为他铺多一条路。
我以前有个香港同学,当时一起考试,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数学物理都很差,但是他英语成绩好,去国外念了一个跟我们高中合作的大学。其实那个学校也挺普通的,但他后来直接去清华读了硕士,而且不用笔试,只要面试一下就行了。所以我能想象到,如果我是香港身份的话,肯定也能进清华。
尽管我的孩子现在只有4岁,但我认为作为父母,规划是非常关键的,香港身份可能就是他入读清华北大的“敲门砖”。
虽然我自己做生意,但我并不想局限孩子的未来,所以人脉也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如果我的孩子从9岁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无论是艺术家、运动员、科研学者还是其他领域,那我就可以提前10年去培养他,19岁的时候,他已经是在一个领域里非常厉害的人。
不必像很多人一样20多岁开始培养,40岁才小有成就。
这样他会感到更幸福,职业壁垒会更深,往后的生活也会容易很多。
(图片与受访者无关)
其实我的经历在90后中还算是比较罕见的,毕竟那个年代中国人的经济还没有像今天一样繁荣,像我这样幸运的小孩并不多。但是30年过去了,物质条件一代比一代好,中国也诞生了更多的新中产家庭,大家也有了选择的空间。
正如当年我的父母有远见、有规划,才有我今天的阅历和生活。我们的下一代,也会深深受到我辈的规划影响。
作为新一代父母,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
感谢受访者Y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