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热烈!香港与内地公务员互换“挂职”,港澳药械可以在内地用了!
香港将与广东签订协议
让香港公务员到内地挂职 : 据香港无线新闻10日消息,林郑月娥表示,将与包括深圳市等广东省市政府签订协议,让香港公务员到内地挂职交流。 5月10日晚,白岩松在《新闻1+1》节目中连线专访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被问及特区政府正与中国内地部门商讨加强香港公务员培训,包括让公务员到内地单位“挂职”一段时间时,林郑月娥透露,特区政府很快会与广东和深圳签署相关事宜,让两地公务员互换“挂职”。 林郑月娥在节目中还指出,香港特区政府早前已与北京、上海等地政府签订相关挂职交流协议,接下来会将工作重点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希望香港公务员借此深入了解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工作、运行方式。 双方讨论的话题快速引爆网络。 网友热门观点: 这个很好诶,双方都有助于互相了解,了解了隔阂自然就少了。 这应该是好事啊,如果操作得当,这将来是有利于两地长远发展的。 港人若来内地挂职,要不要先考下行测和申论? 建议安排香港到内地的挂职公务员下基层,担任驻村干部,看看他们在琐碎又繁重的工作中,有没有足够的毅力和定力。建议就近安排在广东、广西的落后地市。待在广州、深圳有冷气的办公室里起不到挂职的作用。 建议香港公务员来内地参与下乡扶贫/乡村振兴工作。 香港到内地挂职比较简单,内地官员去香港挂职可以想象很不容易开展工作。 据报道,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上月在立法会透露,与内地部门商讨加强香港公务员培训,包括让公务员到内地单位“挂职”一段时间,以便观察学习,并指未来亦希望引入规定,要求公务员必须在三年试用期修毕内地培训课程,才获长期聘用。 港大深圳医院试点 使用港澳上市药品药械 “首先选定的54种药品、药械,是从临床角度出发,病人有急需的、在内地没有替代品,或功能比现在已经审批的药、械有明显提升的,帮到更多病人的,这是我们的(选择的)原则。”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此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抗癌新药完成审批 2021年4月16日上午,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进口的首个药品“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和首个医疗器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已经运抵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批准进口的首个药品“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是用于预防治疗RhD阴性(俗称“熊猫血”)孕妇再次怀孕时胎儿发生溶血;批准进口的首个医疗器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是用于严重脊柱畸形的少儿,对脊柱进行矫形,与传统手术方案相比,因通过磁力以非侵入的方式进行调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可减少10次或更多次手术。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提出的用于治疗肺癌、淋巴癌、重度慢阻肺的新药进口使用申请已完成审评审批工作。 正建设监管追溯系统 省药监局对大湾区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实行全过程监管。目前正在建设药品医疗器械包括申请、采购、进口、配送、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等全过程的监管追溯系统。 追溯系统基于国家的药品追溯标准规范,对所有药品和医疗器械,按照“一物一码”方式赋码管理,让每一个最小包装的药品医疗器械具有唯一标识的身份识别码,监管人员可以适时核查进口产品来源、数量、存储仓位、流向、用药患者等信息,将实现大湾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医疗器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使用可控,责任可究。 “港澳药械通”政策 2020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品监管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开业的指定医疗机构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使用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由广东省实施审批。 《方案》同时明确“港澳药械通”政策,坚持“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的原则,先期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试点,在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再逐步扩展至其他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 《方案》发布之后,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反响热烈,各界纷纷期盼政策落地实施,惠及粤港澳大湾区民众。 今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市场监管局、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印发通知,省药监局牵头组织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使用港澳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试点工作,试点期至2021年7月31日;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配套制度建设,根据职能分别制定全程监管配套制度和管理措施,快速稳妥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推进试点工作。